罗辉的“头衔”有点儿多。不仅是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洞桥村村委会主任,是村里直播带货的“网络达人”,同时还是村里网店的“店长”。近年来,在网络扶贫力量的推动下,洞桥村的变化日新月异。 双龙镇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,地处海拨800米至1300米的洞桥村更是该镇的“困难户”。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,重庆市委网信办对口帮扶洞桥村,他们积极协调重庆电信等单位,帮助洞桥村融合互联网思维与技术,全力推动党建上网、山货上线、课堂上“云”,让农产品插上翅膀飞出大山,让“党建引领发展”落到实处,也让大山里的孩子接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。 网络的力量,改变的不仅仅是洞桥村。近年来,重庆深入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,不仅让深度贫困乡镇实现了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,也有效助推了贫困地区发展新产业、培育新业态,架设起贫困地区与外界沟通的新桥梁。如今的大山深处,手机成为了新“农具”,直播成为了新“农活”。 有了“达人”带 山货卖得快 “老彭,家里还有洋芋没得?”三轮车还没停稳,罗辉就扯开嗓门喊了一声。 片刻,一个双手拄着拐杖的独腿男子,从屋里探出了脑袋:“罗主任,快,快,进屋坐。” 这位残疾村民叫彭知位,以前一直在外务工,因车祸截肢后,就只能回村靠务农为生。勤快的他,地里红薯、土豆没少种,咸菜也是一坛一坛腌。自己吃、送亲朋、喂猪用,日子倒也过得去,可身上没几个钱。 用三轮车拉到县城去,每斤土豆能卖一元。“费时费力没什么,主要是卖不上几个钱。” |